国际教育系组织收看学习“泥泞中盛开繁花——大学生挫折应对”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

作者: 时间:2025-03-27 点击数:

为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,3月26日晚,国际教育系组织全体同学观看“泥泞中盛开繁花 —— 大学生挫折应对”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。此次活动聚焦青年学生成长发展需求,以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挫折,提升心理韧性,为培养身心健康、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心理健康根基。

学生观看照片

教师心得

2025年3月26日晚参加的心理讲座,主讲人以苏轼的跌宕人生为引,带我们探索了挫折应对的真谛。这场分享没有晦涩的理论,却用朴素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,让我对“挫折”二字有了更深的体悟。

苏轼的一生可谓“逆境成诗”。年少成名却屡遭贬谪,从黄州到海南,他始终以豁达之心将困顿化作创作灵感。主讲人提到的“成长型思维”让我豁然开朗:与其抱怨“为什么是我”,不如思考“我能学到什么”。当听到乌台诗案后苏轼写下“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”时,我忽然懂得:真正的坚韧不是与挫折硬碰硬,而是像竹枝般在风雨中舒展生长。

讲座中“3I理论”中“自我效能”让我深受触动。我们用苏轼的视角改写人生剧本,当把“贬谪黄州”改写成“躬耕东坡体察民情”,把“流放海南”想象成“南国采风收集药方”,我突然意识到:原来挫折里藏着改写命运的笔墨,关键在于我们选择怎样的叙事方式。就像苏轼在瘴疠之地也能酿出“天门冬酒”,在荒芜沙洲种出"东坡羹",今天的我们又何尝不能在泥泞里播种属于自己的花田?

总之,非常有幸能够通过讲座来一次穿越千年的对话,学会用成长的眼光丈量挫折——也许那些让我们跌倒的坑洼,正是未来盛开花朵的营养池。

24日康班辅导员:韩苗

学生心得

生活的道路常常布满泥泞,它或许是学习上的困境,或许是工作中的挫折,又或许是人际交往里的难题。每当身处泥泞之中,我们会感到迷茫、痛苦和无助,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无光。然而,正是在这些艰难的时刻,我们才有机会真正地成长和蜕变。就像在泥泞的土地上,只要我们不放弃努力,依然能盛开繁花。那些挫折与困苦,如同肥料一般,滋养着我们内心的坚韧与毅力,让我们学会在逆境中寻找希望,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方向。当我们最终穿越泥泞,回首望去,会发现那些曾经的苦难都已化作了最美丽的风景,而我们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坚强、更加成熟,宛如那在泥泞中盛开的繁花,散发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。

24日康班心理委员:陈佳瑶

本次公开课匠心独运,把苏轼逆境中奋进的人生智慧与专业心理学模型巧妙结合,引导学生打破对挫折的固有认知,搭建起“挫折即成长”的全新思维框架。

Copyright©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. 国际教育系版权所有   技术支持:图书信息中心

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